南平新聞
-
2023-03-16
“自己動手才發現,要將泥土塑成一個合乎比例的建盞,可真不容易??!”近日,在南平市建陽區八仙嶺龍窯建盞文創基地,來自回龍中心小學的學生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建盞體驗課,特別是動手實操環節,激發了孩子們極大的興趣和感悟。 面對“雙減”,鄉鎮學校如何強化教育主陣地作用,為鄉鎮學子構建五育并...
-
2023-03-09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完善支持綠色發展的政策,發展循環經濟,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 近日,在武夷山國家公園的玉女峰下,中烏拳手在碧水丹山間切磋交流,開展技術、體能、力量、速度等方面的綜合訓練,為青綠畫卷增添了一抹“武俠風”。 為備戰今年?...
-
2023-03-07
圖為游客、當地茶企負責人、“大紅袍”非遺傳承人等參加“喊山祭茶”活動。 “茶發芽啰!茶發芽啰!茶發芽啰!”6日,在武夷山...
-
2023-03-06
2月25日-26日,福建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院長羅禮平應邀帶隊前往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縣考察調研,浦城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凌陪同羅院長一行參觀考察了浦城縣美術館、...
-
2023-02-27
人們在武夷山柴頭會上選購傳統竹制農具。 人們在武夷山柴頭會上挑選竹籃。陳穎 攝 2月25日,武夷山迎來一年一度的趕大集活動——柴頭會,幾百個攤...
-
2023-02-21
春日融融,位于建陽區水吉鎮玉瑤村的吉翔牧業奶牛養殖場內,出料機嗡嗡作響,一頭頭健碩的奶牛正悠閑地進食,工作人員駕駛著清糞車將奶牛糞便有序地清理到發酵棚里…… “公司先后累計投入2000萬元,建成智能干清糞系統、二次固液分離系統、5000平方米陽光棚、牛糞生產墊料系統、沼氣池、沼液處理中心等配...
-
2023-02-21
18日,記者走進武夷山市五夫鎮朱子像前的創意休閑農業體驗區,百畝油菜花迎春盛開,在暖陽下迎風搖曳,將田野裝點成一片金黃的海洋?;ê.斨?,一批批市民游客來到這里,或拍照留念,或乘坐觀景小火車,或騎上雙人自行車漫游花田,盡情享受春日的浪漫美景。 “工作站每年種植400畝油菜花,自2021年以來,每逢花開都能...
-
2023-02-20
19日,在建陽區寶山街道回瑤村小滿家庭農場,科技特派員廖海林(右)正指導農戶如何選品育種,為春耕做好準備。 連日來,南平市建陽區實施“百名人才聯百...
-
2023-02-16
15日,由省農科院、順昌縣政府、福建省順昌奧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的奧拓有機肥產業研究院揭牌成立。這是我省肥料行業的首家產業研究院。 據介紹,該研究院旨在發揮政企研三方優勢,打造集產品研發、成果轉化、技術服務、高新企業孵化和人才培養等于一體的科技創新服務平臺。研究院將聚焦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從原材料...
-
2023-02-16
拼模、繞線、糊紙、烘干、封口……近日,建甌市迪口鎮皓軒工藝品廠里,數十名女工熟練地制作著各式各樣的紙燈籠,為新一年的出口訂單作準備。 建甌市是全國著名的紙燈籠生產基地,已形成一條規?;募垷艋\完整產業鏈,年產值超億元。 文創賦能創新品 建甌紙燈籠在保留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創新。 2019年,建甌紙...
-
2023-02-14
12日,武夷山陸地港發出春節后首趟中歐班列。這趟裝載著55個標準箱、價值375.2萬美元貨品的X8098次國際貨運列車,將通過阿拉山口岸出境,預計于15天后到達俄羅斯。 數據顯示,2022年武夷山陸地港全年累計開行整列班列20列,貨值4.3億元人民幣。隨著國內國際“雙循環”的不斷加深,中歐班列正成為閩北通往“...
-
2023-02-13
2月4日,立春,順昌縣金溪兩岸,入眼皆綠。走進元坑鎮謨武村,兩株樹齡分別達700多年、500多年的古樟樹愈發蒼翠欲滴,一場古樹名木認養儀式正在樹下舉行。 活動中,該縣竹木加工龍頭企業升升木業有限公司認養這兩株古樟樹。按照認養協議的約定,該公司將每年提供1.2萬元資金,用于所認養古樟樹的日常管理和養護。 “企...
-
2023-02-06
2日,溺水獲救的市民楊先生來到建甌市水上救生志愿者大隊,送上“見義勇為,功在救人”的錦旗。據了解,他是建甌市水上救生志愿者大隊自2008年5月成立以來被救起的第146人。 1月14日下午約3點,建甌市水上救生志愿者大隊隊員黃培明等人在建甌市五里街河邊修路,突然聽到有人喊救命,只見一人在建溪里被沖往下游。...
-
2023-02-06
5日,順昌縣“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杯”第23屆迎元宵環城跑比賽在安全文化公園鳴槍起跑。 本次環城跑比賽以“運動健身進萬家”為主題,弘揚了&...
-
2023-02-02
“您這里共有幾位?我們大包廂已經預訂出去了,還剩一個小一點的可以嗎?”春節期間,浦城縣富嶺鎮大水口村的民宿老板朱繼富忙得不亦樂乎。 大水口村是浦城及周邊縣市的“網紅村”。近年來,浦城縣通過“回歸工程”,引進鄉賢投資,依托該村閩浙交界的地理位置優勢和優越的自然環境,建設以...